威海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威海看房网 > 威海热点资讯 > 威海民生资讯 >  五监-起源于隋大业三年的官署统称

五监-起源于隋大业三年的官署统称

发表时间:2024-12-18 15:36:52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4-12-18,百科知识:#五监-起源于隋大业三年的官署统称# 文章来源:网络收集, 内容简述:五监百科,此词条收录于,仅供参考。

《五监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8,仅供参考


   五监,中国古代官制,主要是隋、唐、两宋中央政府的事务执行机关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,分太府寺为少府监,改内侍省为长秋监,国子学为国子监,将作寺为将作监,与都水监合称五监,后世基本沿袭。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执务机关,没有列入九卿、九寺之中,与九寺一样管理事务,与尚书省六部重叠,经常成为六部实际意义上的属官。明清时期,只剩下国子监继续存在。
   国子监长官为祭酒,少府监、将作监长官均为监,同为从三品;军器监长官为军器监,正四品上;都水监长官为都水使者,正五品上。国子监副长官为司业,少府监、将作监副长官为少监,均从四品下;各监丞为从六品下,主簿从七品下,录事从九品上(国子监录事从九品下)。
   国子监:设国子学,博士五人,正五品上;助教五人,从六品上。太学,博士六人,正六品上;助教六人,从七品上。四门馆,博士六人,从七品上;助教六人,从八品上。
   少府监:辖中尚署,掌牋祀圭璧、天子佩饰;左尚署,掌车乘制造;右尚署,掌鞍辔、纸笔等;织染署,掌冠冕、组绶、织纫、染色,有染坊使;掌冶署,掌玉器、金属器制作。各署、监还有监作,从九品下。
   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